2023西昌2023复读实验中学 化学冲刺学校,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北大化学博士到当老师
重庆南开中学化学组的卓峻峭老师,北京大学的理学博士,高中时通过自学化学,参加竞赛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的化学专业,毕业后,被985高校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聘为“副教授”。但是,卓峻峭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晰的认识:放弃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科研,投身更感兴趣的教学工作,在别人不理解的眼神中,选择到心仪已久的重庆南开学校从事化学竞赛教学任务。
经过系统的培训,非师范专业的“门外汉”博士,知难勇进,南开学校宽容自由的精神氛围和鼓励,卓峻峭再次表现出过人的素质和理论水平,他怀揣理想,迅速投入到教学的角色中,幸福地站在一线教学的讲台上。
在教学过程中,卓峻峭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倾囊相授,用身边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解释那些复杂的化学概念,与学生一起讨论,用幽默的语言分享自己的观点,赢来学生的交口赞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孩子身上我能看到自己当初的影子,他们取得的成绩更能让我有成就感。”卓峻峭用略带西北口音的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感想,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们指明人生发展的方向,这一切,在卓峻峭看来,就是做教师的幸福收获。

中学生可做的化学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48.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科目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仪器: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步骤:
步骤现象
1.溶解: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粗盐逐渐溶解,溶液浑浊。
2.过滤:组装好仪器,将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若滤液浑浊,要再次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滤纸上有不溶物残留,溶液澄清。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蒸发皿中产生了白色固体。
注意事项:(1)一贴,二低,三靠。(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处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的瓶的支管口处。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注意事项: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应。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