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音乐生文化课冲刺机构(冲刺班),2023不同的艺考专业的高考成绩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高考的总成绩是根据专业课+文化课的成绩共同决定的。下面是常见的几种艺考生的高考成绩计算方法,各位艺考生可以参考一下:
一、2023艺考生成绩压线文化课一般要怎么提高
您好 大多数艺考生都是有偏科的。
如果是这样可以把语文的作文练习一些篇作为备考使用。
如果是文科的学生主要可以加重一下地理、历史、政治学科的强化,和书籍知识的巩固,争取能达到地理、历史、政治三科合起来200到220分左右。
语文的分数也能到90分到100分左右,这都是基本的分数的。
剩下就剩下数学和英语了。
这样您应该可以考虑到能得到多少分,总分是多少您就一目了然了。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规划,不能看时间少了快考试了就乱了方寸,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没问题的,一定会成功的。
那么难的艺考您都成功了,现在已经站在了大学的门口,文化课这一关又算什么呢。
只是一步的事情,迈过去就成功了。
在这里我祝您成功。
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二、艺术生学习文化课有什么技巧
1、首先,要根据集训期间的课程安排,列一个学习计划表。
集训期间,每个培训班的课程安排都不一样,考生应该第一时间结合课程的安排,为自己做个时间规划,把用于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明确的列出来,然后,再把其他可以支配的时间也列出来,比如星期六日、晚自习、课后、睡觉前等,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来进行文化课的学习。
要保证集训期间的专业课和文化课同步进行,对很多考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这不仅要求考生要懂得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还要有很强的自觉性,近几年的艺考大环境一年比一年紧,文化课在录取中的比重不断的加大,考生要足够的重视起来,吃点苦受点累都不可拍,跨过高三的这道难关,就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2、其次,要调整好个人状态,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集训期间对文化课的学习,多是在课后和业余时间进行,所以考生很难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本身的专业课学习压力就不小,还要在进行文化课学习,两者兼顾确实难度不小,而之所以这样认为,考生多是把文化课学习当成一种任务,而不是把它当成专业课培训期间的一种调剂,记住,这个时候学习文化课不是为了让文化课突飞猛进,而是加深印象,为以后的冲刺打基础,所以考生不必有任何压力,更不应该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只要调整好个人状态,积极的学习,你会发现这段期间的收获会很多。
3、后,这段时间的文化课复习,要重基础、抓主干。
集训期间的文化课复习要讲究方法,不能按照学习里的复习模式,一定要以效率为主,在复习时要学会取舍,抓基础和各科主干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明天按照计划执行,切不可贪多求全。
三、教育部要求逐步提高艺考文化课录取线
今天(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
《意见》明确,从2023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艺术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进一步扩大省级统考范围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省级统考。据统计,目前,艺术类本科5个专业类中,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已经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招生规模占比达到75%,截至2023年,除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外,高校的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已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而音乐学类、舞蹈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目前也已覆盖29省份、26省份和24省份。《意见》要求,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
严控校考范围和规模
当前,由于省级统考覆盖范围有限,全国组织校考的高校数量和校考规模依然偏大。目前,全国组织校考的高校数量还有300多所,参加校考的考生人数约160万人次,给考生备考、应考造成了较重的负担,同时,考试招生的公平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意见》对规范高校校考作出了相关规定,将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此外,将建立健全校考高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对组织校考高校,要求严格考评人员遴选管理,严格执行校外评委制度、回避制度、黑名单制度等。同时,严格考试组织管理,严把考试入口关、组织关和评分关,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推进分类考试 分类录取
2024年起,对于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戏剧影视文学等与专业考试要求相关度不高的专业,将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对于音乐、舞蹈、表演、美术、设计等其他对考生专业能力有较高要求艺术类专业,继续组织专业考试,包括省级统考和高校校考。省级统考已覆盖的专业,鼓励高校不再组织校考,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对于少数继续组织校考的专业,鼓励高校通过线上考试或直接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等方式进行初选,通过初选的考生再参加现场校考,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
2024年起,艺术类专业将分三类进行录取
第一类是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类是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第三类是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文化课成绩逐步提高
目前,各省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此次改革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低控制分数线。
在提高文化成绩要求的同时,对于在相关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艺术人才,《意见》提出,将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允许组织校考的高校在相关校考专业招生中,对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
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不再从招生环节选拔
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